医疗集团

首页 集团新闻 详细

沪滇岐黄再续新篇!方邦江专家工作站落户集团总医院

2025.02.28

2月28日下午,岐黄学者、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方邦江教授在集团总医院建站,“方邦江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集团总医院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教授、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温伟波教授、云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赵淳教授、我院党委书记徐莉娅同志、我院院长顾海潮教授等出席活动。活动由袁卓珺副院长主持。

顾海潮院长致欢迎词,他指出,方邦江专家工作站的建立,有利于我院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我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迈入新阶段,有利于我院急诊、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医院健康服务能力。

温伟波副校长发表讲话,指出在新一轮的“沪滇合作”的大好形势下,方邦江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对提升我院总体医疗科研水平,尤其是急危重症、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水平等注入新动力。温伟波副校长强调,要高度重视专家的学术传承,“师承是关键”,让方教授的学术经验、教育理念在我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随后,顾海潮院长与方邦江教授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并与温伟波副校长、赵淳教授、徐莉娅书记共同举行了揭牌仪式。

参加人员(从左到右):温伟波副校长、赵淳教授、方邦江教授、徐莉娅书记、顾海潮院长

揭牌仪式结束,简单而庄重的“拜师仪式”举行。王志祥、房昉、朱达、彭映辉、刘晓敏、陶相宜、刘慧敏、熊光福八位急诊科骨干医师齐声诵读拜师帖、敬茶,方邦江教授向徒弟赠书后,八位医师正式成为方教授的弟子。

方邦江教授随后在致辞中表示,急危重症学科建设水平关系到整个医院整体建设水平,工作站将围绕队伍建设、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示范引领和辐射能力等方面,与我院全面深入合作,重点探索急诊、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急救人才培养新模式,服务国家战略。

最后,方邦江教授为大家带来《中医之路——经典是基础 师承是关键 临床是根本》学术盛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经典传承、师承教育与临床实践在中医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作用。

“方邦江专家工作站”的建立,是我院急诊科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云南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方邦江教授的引领下,我院急诊科将在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科研攻关和人才梯队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方邦江简介

方邦江,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附属龙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首届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上海市思政教学名师、上海市教学育人楷模、湖北省“楚天学者”、青海省“杰出人才”、重庆市医学领航人才等人才和荣誉称号。是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临床专科等学科带头人。

先后兼任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兼中西医结合学组组长和重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分会全国常委兼中西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医急诊医联体主席等国内外学术和社会职务。近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以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5部、全国规划教材13部,专家共识、指南与诊疗方案30余部、发明专利13项。

近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以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迄今在本专业国际重症医学权威期刊等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13部、全国规划教材13部,专家共识、指南与诊疗方案26部、发明专利11项。

【集团总医院滇池院区急诊科:张艳红】

原标题: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

怀柔区| 丹东市| 海盐县| 泗水县| 威远县| 徐州市| 台山市| 凌源市| 济源市| 婺源县|